Science:转基因作物在中国前景未卜

  • 转基因水稻,转基因,中国农业部
  • 生物通

中国农业部已决定不再续发允许研究团体种植转基因(GM)水稻和玉米的生物安全证书。这些涉及种植两种转基因水稻和一种转基因玉米的证书已在8月17日到期(延伸阅读:中国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全部到期 )。尽管尚不清楚此举措背后的原因,其已引发了人们对于中国转基因相关研究前景的质疑。

在2009年的8月,中国农业部曾大张旗鼓地批准了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该证书批准华中农业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生产两种转基因水稻,它们携带了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 ( 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一种基因,具有抗虫性。

同时,中国农业部还批准了生产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品种。研究人员对这种玉米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得玉米粒中包含有植酸酶(phytase)。作为一种家畜饲料添加剂,植酸酶可促进动物吸收食物中的磷,由此促进动物生长。所有证书的有效期均为5年。

然而自这些证书发放以来,公众们一直在质疑在中国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好处。一些从事转基因植物研究的科学家在发表公开演讲时甚至遭受了袭击。

尽管对于中国农业部终止这些证书的原因还存在着争议。一些环保人士认为,公众对于转基因作物的担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相信,在转基因研究的评估和监督中存在着的一些漏洞,以及公众对于安全问题的担忧,是导致此次没有续发证书最重要的原因,”绿色和平组织官员王婧(Wang Jing)在给ScienceInsider的邮件中写道。

其他人认为农业经济也影响了这一决定。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中心主任黄季焜(Huang Jikun)说,利用常规的品种来种植水稻,中国几乎已达到自给自足,因此农业部认为在近期还不需要让Bt水稻商业化。他认为由于不考虑商业化,续发证书没有意义。黄季说:“公众对于转基因水稻日益增长的担忧有可能也有影响。”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一决定标志着在中国转基因水稻的命运发生了突然的转变。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政策专家曹聪(Cao Cong),在澳大利亚的The Conversation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博文中称:“5年前,人们普遍预期很快转基因水稻就会被放到中国的餐桌上。现在所有的意图和目的不复存在。反转基因运动的力量和影响远远超出了热情和偏执。”

黄季说,这一决定并不反映中国整体生物技术政策发生改变。其他一些专家注意到,政府在加大对Bt玉米研究的支持力度;转基因玉米遭受到的公众反对要少一些,其部分原因在于它主要是用于饲养家畜。

受影响转基因作物背后的研究人员还未对此发表评论。

本文链接:http://cn.chemcd.com/news/2960.html

本文为CHEMCD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原文链接。

分类

相关资讯

美国批准精准治疗药物,通过靶向基因变异“击退”白血病

近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靶向治疗新药,用于治疗有FLT3基因变异的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DA官方网站显示,该药物名为Xospata,有效成分为gilteritinib。”12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董文川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演药业抗肿瘤激动性抗体新药获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

致力于成为“全球尖端原创抗体一流品牌”的生物药企天演药业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意其一款新药开展药物临床实验,该代号为ADG106的激动性抗体药物被获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ature:大规模癌症调查重要发现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医学科学家们发现,在我们基因组中一些重要的区域DNA修复受损,进一步揭示了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第二军医大学:为何男性更容易患肝癌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众所周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HCC,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HCC性别差异与长非编码RNA FTX(lnc-FTX)有关。

中科院团队发表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

  MicroRNA(miRNA)异常表达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人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miR-506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在胰腺癌中的功能意义。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刘默芳研究员。

低价让我们无药可医?

  近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对外公布了一组美国药物短缺数据,从抗癌药物,到普通疫苗、抗生素,157种药物均出现在短缺名单中。数据暴露出病患面临无药可医的状况,这引起各界关注。

中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再引伦理争议

  中国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的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的类似研究在国际上掀起巨大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