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批准精准治疗药物,通过靶向基因变异“击退”白血病

  • 美国,靶向基因,白血病



对肿瘤细胞进行特异性识别

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也称“血癌”,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发病急,病程短,若不接受治疗,患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甚至可能在诊断数天后死亡。

急性白血病通常又细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儿童)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见成人),我国后者的发病率为前者的2倍多。因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在白血病治疗中较为棘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髓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殖。目前,对其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临床疗效显示,患者长期存活率低——60岁以下适合治疗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病人5年存活率仅约40%。众多该病患者中,仅有少部分能够幸运存活5年以上,治疗观察中还会时刻面临着白血病复发的风险和化疗耐药的问题,患者本身承受着痛苦的疾病折磨,其整个家庭也笼罩在难见希望的阴霾中。

常规的化疗药物无法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的特异性识别,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很多身体正常细胞也被无差别攻击,可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近年,随着科学研究不断进步,能准确识别肿瘤细胞的“精准打击武器”——靶向药物问世,为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Xospata正是以FLT3基因变异为靶点的精准治疗药物。


现有技术方便检测FLT3变异

“有关研究提示,约25%—30%的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存在FLT3基因变异。”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李昕权告诉记者,FLT3基因属于Ⅲ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具有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存在FLT3基因变异的患者治疗疗效、预后往往不佳,即便常规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后,其复发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李昕权表示,在众多基因变异中,人们发现FLT3基因变异后酪氨酸激酶活性增强,因此,针对抑制其活性的精准治疗药物,自然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又一新靶向药物。Xospata的治疗作用正是抑制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让部分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

“FLT3基因变异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且现有技术可以方便地检测其存在,因此可用于患者常规检测,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董文川表示,当白血病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后,还可以通过检测FLT3基因变异是否存在,判断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是否残留,以预测疾病复发的可能,及早进行治疗干预。

FLT3基因缘何变异仍未知

FLT3基因缘何变异仍未知

虽然许多研究已证实FLT3基因变异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究竟何种原因导致该基因变异仍是难解之谜。“白血病病因至今也尚未揭示,可能涉及多方面因素,如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错综复杂,还需不断地探讨和研究。”李昕权说。

白血病的病因仍未浮出水面,有针对性的一级预防也只是“纸上谈兵”,但在董文川看来,防治疾病讲究的是先“防”后“治”,“防”始终处于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在高危害性的肿瘤等疾病面前尤为关键。因此“广撒网”式的预防十分必要,如生活工作中避免接受意外放射、远离有毒化学试剂、避免病毒感染等;同时也应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及时舒缓工作压力、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限酒等。


本文链接:http://cn.chemcd.com/news/45268.html

本文为CHEMCD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原文链接。

分类

相关资讯

美国批准精准治疗药物,通过靶向基因变异“击退”白血病

近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靶向治疗新药,用于治疗有FLT3基因变异的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DA官方网站显示,该药物名为Xospata,有效成分为gilteritinib。”12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董文川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演药业抗肿瘤激动性抗体新药获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

致力于成为“全球尖端原创抗体一流品牌”的生物药企天演药业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意其一款新药开展药物临床实验,该代号为ADG106的激动性抗体药物被获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ature:大规模癌症调查重要发现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医学科学家们发现,在我们基因组中一些重要的区域DNA修复受损,进一步揭示了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第二军医大学:为何男性更容易患肝癌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众所周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HCC,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HCC性别差异与长非编码RNA FTX(lnc-FTX)有关。

中科院团队发表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

  MicroRNA(miRNA)异常表达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人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miR-506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在胰腺癌中的功能意义。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刘默芳研究员。

低价让我们无药可医?

  近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对外公布了一组美国药物短缺数据,从抗癌药物,到普通疫苗、抗生素,157种药物均出现在短缺名单中。数据暴露出病患面临无药可医的状况,这引起各界关注。

中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再引伦理争议

  中国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的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的类似研究在国际上掀起巨大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