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甲型H1N1流感,集成创新性研究,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科技部

2009 年4月,一种新型流感突然在全球暴发流行,传播迅速,来势凶猛。我国13亿人面临严重威胁。正是我国建国60年大庆,如何有效防控,对保障人民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十分关键,意义重大。

我们与世界科学家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科研竞争,我国采用“举国体制协同创新”的新思路,取得了八项世界第一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和全球的疫情控制做出了巨大贡献。

创新点1: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了由卫生部牵头,各部委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以机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支撑疫情防控,使我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对流感大流行的有效干预和控制。

创新点1:

创新点2: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成功诊断试剂。获得了发明专利。并被世界卫生组织采纳,推广全球。还为13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提供了试剂和技术,协助他们防控甲流。

创新点2:

创新点3:首次证明基本传播系数的假说是正确的。早有一种理论上的假说:认为在基本传播系数R0<1.8 的流行早期,通过医学隔离传染源,就可以有效避免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出现流行高峰。但是从来没有被证明过,而被我国严密的科学数据证明了。我得我国呈现独特的流行单峰,不同于欧洲与美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2个自然流行高峰,被称为“中国平台”。

创新点3:

创新点4:精确揭示了甲流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建立国际上最大的甲流临床数据库,被国际所公认。我国甲流重症病例救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提出“四抗一平衡” 的李氏疗法,显著降低了病死率。消除群众对甲流的恐慌,稳定民心。

创新点4:

创新点5:第一次通过现代循证医学方法确证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甲流安全有效,成为中医药防控传染病走向世界的里程碑。

创新点5:

创新点6:在国际上首先研发成功甲流疫苗。率先提出打一针裂解无佐剂疫苗的研究策略,通过降低内毒素含量,减少副反应,保证安全性。结果证明打一针裂解无佐剂15 微克疫苗就有明显的保护效果,而且安全性高,在87天内研制成功甲流疫苗,打破世界记录,保护率可达到87.3%。全国累计接种1亿余剂次(1.05亿),有效遏制了甲流疫情的蔓延。推翻了世界卫生组织对这次流感大流行疫苗需接种2剂次的建议,为全球疫苗生产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创新点6:

创新点7:首次证明甲流疫苗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没有关系,由于一般人群每百万人才可能有一例;研究的个案例数少说明不了问题。我们通过网路统计了7000万个案,明确证明甲流疫苗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无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季节性流感疫苗,为全球甲流疫苗接种提供了安全性依据。同时,这还推动了我国在2011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监管评估,使我国疫苗首次走出国门,结束了国产疫苗不被国际组织采购的历史。

创新点7:

创新点8:创新性基础研究解决了防控中疫苗有效性的基础科学问题。首次成功解析了该新甲流病毒HA蛋白的晶体结构,从三维结构上解释了甲流病毒与1918流感病毒和季节性流感病毒共用的抗原决定簇, 从分子结构水平阐明了疫苗只需打一针就有效的科学基础。

创新点8:

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教授为首的第三方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我们的八项国际第一的研究成果大幅度降低了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减少了2.5 亿人发病和7 万人住院,病死率比国际降低5倍;社会收益约2000多亿元;成本收益比:1 元VS 7.5~10.84 元。我国始终没有像其它国家那样宣布卫生紧急状态,维护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保障了国庆60 周年等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

上述科研成果均发表在国际一流的学术杂志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新药证书11 个。2010年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第一个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参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通过本项目研究建立的突发传染病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在2013年我国H7N9禽流感疫情以及西非埃博拉病毒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述研究由传染病重大专项等10多课题承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29家单位完成,主要完成人46名。


本文链接:http://cn.chemcd.com/news/10012.html

本文为CHEMCD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原文链接。

分类

相关资讯

美国批准精准治疗药物,通过靶向基因变异“击退”白血病

近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靶向治疗新药,用于治疗有FLT3基因变异的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DA官方网站显示,该药物名为Xospata,有效成分为gilteritinib。”12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董文川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演药业抗肿瘤激动性抗体新药获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

致力于成为“全球尖端原创抗体一流品牌”的生物药企天演药业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意其一款新药开展药物临床实验,该代号为ADG106的激动性抗体药物被获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ature:大规模癌症调查重要发现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医学科学家们发现,在我们基因组中一些重要的区域DNA修复受损,进一步揭示了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第二军医大学:为何男性更容易患肝癌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众所周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HCC,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HCC性别差异与长非编码RNA FTX(lnc-FTX)有关。

中科院团队发表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

  MicroRNA(miRNA)异常表达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人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miR-506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在胰腺癌中的功能意义。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刘默芳研究员。

低价让我们无药可医?

  近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对外公布了一组美国药物短缺数据,从抗癌药物,到普通疫苗、抗生素,157种药物均出现在短缺名单中。数据暴露出病患面临无药可医的状况,这引起各界关注。

中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再引伦理争议

  中国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的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的类似研究在国际上掀起巨大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