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长江学者沈华浩Nature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 沈华浩,浙江大学,癌症研究,Nature
  • 生物通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压力可激活普通脆性位点DNA合成。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12月2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华浩(Huahao Shen),及哥本哈根大学的Ian D. Hickson教授与Ying Liu 副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在细胞生长繁殖周期中,DNA复制是遗传的中心法则,DNA复制过程的正确进行是保证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关键,而DNA复制过程的任何差错都可能导致遗传物质突变或缺失,诱导或促进肿瘤发生。癌基因激活诱导的DNA复制压力往往容易造成染色体脆性位点发生断裂,是肿瘤形成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

脆性位点是指在有丝分裂早期染色体易形成缺口或是断裂的位点特异性区域(延伸阅读:PNAS:绘制全基因组“脆性位点”图谱 )。通常脆性位点在体细胞中是稳定的,但它们在许多的癌细胞和某些神经性疾病细胞中经常发生缺失或重排,表明它们的失稳与这些疾病的发病存在密切关联。

脆性位点可分为普通型(CFSs)和罕见型两种。普通脆性位点可以在所有个体中出现,是染色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而罕见脆性位点则只出现在不到5%的人群中。CFSs是难于复制的位点,当在细胞遭受复制压力时,其在中期染色体上表现为缺口或断裂(称作为CFS‘表达’)。MUS81?EME1结构特异性核酸内切酶促进了复制压力后CFSs上染色体缺口或断裂的出现。

可重复使用耗材的全新Countess II自动细胞计数仪 免费申请Demo!

在这篇Nature文章中,研究人员证实细胞进入到有丝分裂前期触动了MUS81招募至CFSs处。MUS81的核酸酶活性可促进CFSs位点POLD3依赖性的DNA合成,由此抑制了染色体错误分离和不分离。研究人员认为有丝分裂早期不完全复制位点试图凝缩触动了人类细胞CFS位点结束DNA复制。鉴于在显示高水平染色体不稳定(CIN+)和复制压力的非整倍体癌细胞中,这种POLD3依赖性有丝分裂DNA合成增强,这一POLD3依赖性信号通路被利用来对抗了高水平的复制压力。由此,研究人员提出靶向这一信号通路有可能是一种新的潜在的抗癌治疗策略。

作者简介:

沈华浩:浙江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浙江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呼吸专业)负责人、卫生部呼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呼吸医师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药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获得者。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哮喘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肺部感染、呼吸和抗感染药物临床药理研究。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参与了我国《哮喘诊治指南》、《咳嗽诊治指南》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Ian David Hickson教授:英国医学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两院院士、国际“千名医学家”成员、欧洲分子生物学委员会委员、英国牛津大学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导师、是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卓越科学家。研究领域:DNA损伤和修复研究,是国际上 “DNA解旋酶与拓扑异构酶功能”、“染色体脆性位点和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DNA桥梁形成”这两大研究领域权威和国际领军人物。 Ying Liu教授(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和博士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癌症基因学研究。掌握世界前沿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多项高端科研技术。

本文链接:http://cn.chemcd.com/news/21321.html

本文为CHEMCD编译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原文链接。

Categories

related_news

美国批准精准治疗药物,通过靶向基因变异“击退”白血病

近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一种靶向治疗新药,用于治疗有FLT3基因变异的成人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FDA官方网站显示,该药物名为Xospata,有效成分为gilteritinib。”12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肿瘤血液科主任医师董文川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演药业抗肿瘤激动性抗体新药获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

致力于成为“全球尖端原创抗体一流品牌”的生物药企天演药业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同意其一款新药开展药物临床实验,该代号为ADG106的激动性抗体药物被获准用于治疗晚期实体肿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Nature:大规模癌症调查重要发现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医学科学家们发现,在我们基因组中一些重要的区域DNA修复受损,进一步揭示了人体修复DNA损伤的能力。

第二军医大学:为何男性更容易患肝癌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类型, 也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众所周知,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HCC,但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其中的原因。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指出,HCC性别差异与长非编码RNA FTX(lnc-FTX)有关。

中科院团队发表癌症表观遗传学研究

  MicroRNA(miRNA)异常表达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标志,但人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还知之甚少。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研究团队最近在Oncogene杂志发表文章,揭示了miR-506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及其在胰腺癌中的功能意义。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的刘默芳研究员。

低价让我们无药可医?

  近日,美国卫生系统药师协会对外公布了一组美国药物短缺数据,从抗癌药物,到普通疫苗、抗生素,157种药物均出现在短缺名单中。数据暴露出病患面临无药可医的状况,这引起各界关注。

中国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研究再引伦理争议

  中国科研人员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编辑的研究再次在国际上引发关注。整整一年前,中山大学科研人员的类似研究在国际上掀起巨大波澜。